如今,在包頭市居民的家中,有兩個水龍頭。擰開直飲水龍頭,就能喝上直飲水,而另一個是用來洗涮的自來水。
“就是在一、二線大城市都沒有這種待遇??!”很多外來人感嘆道。
截至2017年底,包頭市直飲水工程實現了城區常住人口全覆蓋,覆蓋人口達197.27萬人,占全市總人口的70%。
包頭市水務局局長周志剛介紹,包頭市直飲水工程從2004年啟動到2017年,已走過13個年頭。難能可貴的是,這項利民工程從未停止,幾乎每年以20萬人的速度推進,這令包頭在全國城市管道直飲水行業中始終處于前端地位,2015年成為國內基本實現分質供水的百萬人口城市。
包頭市是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。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,包頭城區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就是黃河水,而十分有限的質優地下水大部分用在了農業、工業、綠化或者洗浴業。然而,隨著黃河水流量的減少,加上上游工業和生活污水污染,黃河水源水質越來越差,到2003年已達不到水源凈化水要求的三類水標準。
如何讓200多萬包頭市民喝上安全的飲用水?包頭市逐步走出了一條水源置換、分質供水、分質定價、優用、市場運作、政府分管保障城市居民飲用水安全的節約型路子。
為了使25年以上的舊小區和已列入拆遷規劃的小區居民也能喝上安全水,自助式飲水屋,形成管道直飲水與自助水屋“二分天下”的供水格局。包頭污水處理.
從2015年起,包頭直飲水工程從快馬加鞭轉入攻堅階段。老城區東河區、曾經的郊區九原區便是那“較難啃的骨頭”。2013年,兩個地區的管道直飲水工程設施覆蓋人口僅為9.35%和3.93%。
“你好,給我送桶水,水質要好!水桶要干凈!”多年來,家住東河區東官房小區的胥瑞榮阿姨每每打電話要桶裝水,總會這樣不停地安頓。2016年11月,隨著管道直飲水通進東官房小區,胥阿姨的心終于踏實了。她還主動做宣傳,打消街坊鄰居的顧慮。一年間,東河區管道直飲水比率從2015年的25%攀升至45%。
九原區的花園、巨力、龍宇等小區住戶,曾經家家戶戶都安裝了凈水器,管道直飲水成為他們較迫切的期盼。2015年,包頭市舊小區飲水安全改造工程進入九原區。兩年后,九原區管道直飲水覆蓋率提升到56%。
每一個數字的背后都伴隨著施工人員的舉步維艱和咬牙堅持。包頭市融通水業公司總經理王建中感慨道:東河區南部地下水位高,一挖就是水,10多臺抽水機不停地排,PVC管子外面套PPR管;老小區房子密密仄仄,1.5米的小過道,兩輛自行車都要錯開走,挖管道那叫一個驚心動魄;小區地下管網陳舊,管溝塌陷嚴重,溝內積滿污水污泥,無法施工,工人師傅們常常鉆進溝里一桶一桶地把污水污泥清理干凈……
包頭市水務局局長周志剛表示,大面積、高密度普惠之后,直飲水工程將向“末循環滲透、管道高比率、科學化管理”邁進。到2022年,力爭管道直飲水占比提高到80%。(記者呂學先)
*免責聲明: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